历史文化、酒文化名城“泸州”字体设计

发布时间:2022-10-13 09:26:55 - 作者:小钰儿

泸州,四川省地级市,古称江阳,别称酒城、江城,泸州市是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西汉设江阳侯国;梁武帝大同年间建置泸州。拥有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泸州油纸伞、古蔺花灯等国家级非遗项目。

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以名酒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长江文化为代表的五大特色旅游资源。截至2016年12月,泸州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50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


泸州得名“泸水说”,古称江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境内大、中、小江河溪流众多,但小溪河源径流短。泸菜,是现代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风味流派分支菜系。

泸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朱德、刘伯承、吴玉章、恽代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泸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留下了许多革命史实、传说和文物古迹,如护国讨袁战争遗址——棉花坡古战场遗址及指挥部、护国岩摩崖石刻、况场朱德旧居、东华诗社旧址——朱家山、川南师范学堂、龙透关、太平渡口、二郎渡口等文物点。

2006年6月,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泸州雨坛彩龙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2月3日,古蔺花灯和合江县的先市酱油酿造技艺正式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16年12月,泸州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50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6项,在全省各市(州)中名列前茅,位居川南第一。

文化古迹:报恩塔,位于泸州市区。龙脑桥,位于泸县大田乡九溪河上。百子图,位于泸州城西北角。原名真如寺。龙透关,位于市区西郊。始建于蜀汉。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口,红军一方面军长征时四渡赤水河遗址,均在古蔺县境,有太平渡陈列馆和纪念碑。朱家山石园,朱家山石园由外花园和朱德旧居以及石园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现代、清末和民国初年建筑。朱德驻泸时,组建“东华诗社”,常在此活动。